重阳节 我的父亲母亲

发布时间:2025-10-30 09:00:28 湖北省神农架天昊机械有限公司

本文转自:今晚报

昨天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,它提醒我们要尊老爱幼,感恩自然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本报特别策划“重阳节·我的父亲母亲”,通过文字向天下所有的父母道一句“感谢”。爱别等,孝常念,愿时光慢下脚步,常回家陪陪父母。

儿女心声

冉然

近几年,父亲每年都陪母亲去海南过冬,我总想不起来在重阳节问候父亲,一直觉得父亲不是个老人,他精力旺盛,充满活力。其实,还差几个月,父亲就满七十岁了。记者 付殿贵

铁环

我的妈妈是个正直善良的人,上班时对工作兢兢业业,退休后对社区志愿服务默默奉献,无怨无悔。我一直以有这样的母亲为荣。记者 付殿贵

丁宝华

又是一年重阳节,想起儿时育红班老师那句“智力中下等”,至今仍觉刺痛。然而,那句话却成了你们半生奔波的起点。现在我终于成为金融行业的技术骨干,这光环背后是你们用爱为我铺就的前进路。重阳思亲,愧疚多于感恩——我跑向了远方,而你们却被岁月磨粗了双手、被风霜染白了双鬓。记者 董欣妍

赵军

岳父就像家里的一座山,我和妻子特意把老人接到家里一起生活,岳父是我们全家的榜样,只希望老人能健康长寿,一家人守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。

记者 许鑫

杨蕊

爸爸妈妈1968年在内蒙古下乡,1992年才回到天津市。我的出生、求学都在包头市。现在体会到,当年爸妈身在异乡,既要工作又要拉扯我,有多么不容易。现在我忙起工作顾不上他们。重阳节了,我最想说的是:“爸妈,好好保重!” 记者 肖怿国

王帅

在这个重阳节,父亲因病住院,即将手术。他已64岁,在我记忆里始终不苟言笑,这次他住院,却让我第一次真切地意识到什么在改变。这段日子,让我学会了用另一种方式去理解他。

记者 信华

于洋

又到重阳,又到了曾经和父母约定一起去爬香山看红叶的日子,今年只能再一次无奈说抱歉了。从离开天津到澳大利亚留学、毕业、就职,一晃七个年头过去了。远在海外的儿子只能祝福他们重阳安康。记者 徐燕

邓王魁

从安徽来到天津,当初我答应过爸爸妈妈要在重阳节的时候带他们去爬山,但始终没有实现。今年重阳节一早,你们又跟着我一起在厨房里洗菜、切鸡,为营业做着准备。我想说:“你们辛苦啦,我争取尽快实现诺言。”记者 崔楠

王海鹰

我的工作需要24小时值班,加上这几年工作越来越忙,所以我对父母的亏欠也越来越多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我想告诉父母,你们在哪里我的家就在哪里。

记者 冯强

李丹

我是一名社工,父母给我的支持特别大,他们总说“没事,你去忙吧”,这句话里饱含着一份沉甸甸的爱。唯愿时光慢些走,让我多陪陪他们,明年重阳节,我要圆爸妈的一个小心愿。 记者 肖怿国

杨浚楠

从小就知道爸爸非常严厉,可我最盼望的就是他回家,现在我也是一名父亲了,尤其是父亲退休后,祖孙三代在一起,我成了家里的顶梁柱,日子过得特别幸福。记者 解菁

姜樱

我爸快90岁了,眼睛因为黄斑病变几乎失明,但他仍天天练字,摸着纸写。96岁的大伯寿辰时,我爸还手书一幅字送祝福,我希望爸爸身体好,我可以多照顾他几年。记者 张晨

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

制图 苑靖

发布于:北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