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易经》的最高追求叫作“无咎”。
很多人都认为“无咎”就是没有过错,那是不可能的。人怎么可能没有过错呢?
人活着,只要眼睛没有永远地闭起来,你就永远有过错,只是大小不同而已。
“无咎”,就是你只要行得正,做得正,就算有点儿小过错,大家也很容易谅解你,也不会有什么凶祸。
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无咎呢?我们建议参考以下三点......
01「适可而止」
一般人都喜欢大吉大利,但是我们更应该知道,大吉大利跟凶险祸患是一体的,当人家把你捧得越高的时候,你就知道,掉下来是越惨的。
无缘无故爬那么高干什么?爬得低一点儿,万一掉下来,了不起摔痛了一点儿。
但如果爬得高一点儿,骨头就摔断了,再高一点儿,就摔死了。
人有没有必要爬那么高?这个需要个人自己斟酌。
顺理成章,该爬高就爬高,倘若不必要,那就适可而止,到哪里都很快乐,有这样的修养就对了。
不勉强追求任何事情,但是要尽力。这两个合起来,就是我尽力,我不勉强。
很多事情都应该是这样的态度,包括读书在内。
你去读一门功课,读到最后好像很吃力,学来学去很辛苦,那我劝你还是不要学了。
因为事实已经很明显,你不适合学这个东西,干吗一定要学呢?
现在我们出了个姚明,很多妈妈就鼓励儿子长大要当姚明,那你不是要害死自己的儿子吗?
姚明只有一个,没有第二个,因为他那个时机,他那个身高,正好碰上了。
你现在又要养一个比他还高的,试试看,连出租车都塞不进去。
02「能屈能伸」
哪怕你是龙,哪怕你一切条件都很好,也不能很固执地坚持一路走到底,否则会死得很惨。
该潜就潜,该跃就跃,该停就停,该看就看,你就很愉快了。
这句话,我们后来把它演变成大家都很熟的一句话,叫能屈能伸。
作为一个人,一定要能屈能伸。
目前情况对我不利,我就委屈一下,先不要吭气;对我有利的时候,我就吭气,但吭气的时候要小心,以防人家打击我。
话要说得小心谨慎,不能说得太满。
当你把话说得很满的时候,马上就有人传给你的老板听。那么你的老板就可能会想:是我给你机会的,你今天却这样,我下次不给你机会了。
祸从口出,一旦老板不给你机会,那你就完了。
人一旦开始有了成功的感觉,往往就开始自满。一自满,讲话就会伤人,伤人的话很快会传出去,最后只会是伤害自己。
我想太多人吃过这个亏,只是大家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而已。
警惕警惕,白天晚上都要警惕,那岂不是终日紧张兮兮吗?
其实不是,警惕是再充实、再准备,准备下次再跳,要不然准备干什么?
03「君子不器」
《论语·为政》记载了孔子讲的一句话:“君子不器。”
作为一个君子,不能把自己固定下来,如果坚持“我就是这个样子”,现实会让你付出惨重的代价。
你必须要随时改变,有时候是这样,有时候是那样,才是有弹性的,才能适应各种不同的情况。
我们中国人赞美一个人,常常会说“这个人了不得,有两把刷子”。
中国人最起码要有两把刷子,这两把刷子就是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。
而且这两把刷子还不能固定,不能这把刷衣服,那把刷鞋子,因为君子不器,一固定下来,就没有弹性了。
孔子之所以被称作“圣之时者”,是因为他最懂得什么叫作时间:时间就像水一样流淌,永远不停息,而且一旦消逝,就永远不能回头。
所以孔子告诉我们,一切一切,“时”最重要。
“时”决定一切,时势造英雄,形势不利的时候,就算你很了不起,最后也是徒劳无功。
诸葛亮下山,不得其时,最后也是没有结果的。“时”用现在的话讲,就叫与时俱进。
与时俱进是什么意思?
就是你要随时去调整你的步伐,随时改变你的身段,随时用不同的方法来应对不同的情况。
发布于:河南